体育学院
网站首页|体育学院概况|教学工作|科学研究|群体竞赛|党建工作|学生天地|中俄办学|黑河学院就业信息链接
文章内容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教学工作>>社体专业>>正文
体育系社会体育专业2011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2013-04-18 10:55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社会体育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和冰雪运动、冰雪训练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性人才。主要就业方向为社会体育指导及政府体育相关部门工作。

二、培养规格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

2、系统掌握体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了解体育专业发展的趋势,获得初步的科研训练,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并富于开拓创新精神。

3、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基本手段和方法,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4、加强外语和计算机教育及其技能培养,使学生基本掌握一门外语,能初步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能运用计算机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具有现代教学手段的操作和应用能力。

5、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体育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穿新的精神,具备一定的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能力和适应相近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6、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学制与学位

1.学 制:四年

2.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学位

四、毕业学分具体要求

社会体育指导方向毕业应修学分:总学分177学分,其中通识教育类课程51学分,专业教育类课程95学分(专业必修课程63学分,专业选修课程32学分),综合教育类课程7学分;实践总学分84.5学分(实践与创新教育24学分,公共、专业实践教学60.5学分)。每学期修习课程,经考核合格(达60分)者方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毕业应修学时:总学时2750学时,实践总学时1341学时(课内实践学时1249学时,课外实践学时92学时)。

冰雪运动方向毕业应修学分:总学分177学分,其中通识教育类课程51学分,专业教育类课程95学分(专业必修课程63学分,专业选修课程32学分),综合教育类课程7学分;实践总学分86.5学分(实践与创新教育24学分,公共、专业实践教学62.5学分)。每学期修习课程,经考核合格(达60分)者方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毕业应修学时:总学时2750学时,实践总学时1376学时(课内实践学时1284学时,课外实践学时92学时)。

五、主干学科

体育学、体育社会学、人体科学

六、主要课程

运动生理学、社会体育学、高山滑雪、越野滑雪、竞速轮滑、速度滑冰、田径、篮球、排球、健美操等适合大众健身课程。

七、学位课程

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社会学课程及社会体育方向的网球、太极健身,冰雪运动方向的高山滑雪、速度滑冰课程。

八、网络课程

体育科研方法、体育概论、体操、健美操

九、实践教学与创新教育

包括课程实习、课程论文、教学见习、教育实习(师范类专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等内容,创新活动为选修内容,学分设定为5学分(不纳入学时、学分分配)。

十、主要专业实验

主要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三门课程内含实验课程。

十一、课程简介

1.课程编号:15010101

课程名称:运动解剖学

学 时:70

学 分:4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体育运动对人体器官组织形态结构影响的研究、优秀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及儿童少年运动员选材形态学基础的研究,为运动员选材,选择项目提供理论依据、骨骼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人体结构机械运动规律的研究和运动损伤形态学基础的研究。

授课对象:2011级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

预修课程:无

使用教材:《运动解剖学》.作者:李世昌.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07

2.课程编号:15010102

课程名称:运动生理学

学 时:72

学 分:4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课程内容:主要内容包括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肌肉的活动及其控制、氧运输系统功能及能力评定、物质与能量代谢、肾脏与内分泌机能、感觉整合与运动技能、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运动训练原则的生理学分析、特殊环境与运动能力、运动机能的生理学评定、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与体育运动、运动处方的生理学基础、生物节律与运动能力、免疫机能与运动能力以及运动生理实验部分。

授课对象:2011级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

预修课程:运动解剖学

使用教材:《运动生理学》.作者:邓树勋、王建、桥德才.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6

3.课程编号:15010003

课程名称:体育保健学

学 时:36

学 分:2

开课学期:第四学期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体育卫生、医务监督、运动性病症、运动损伤、保健按摩、医疗保健等。

授课对象:2011级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

预修课程: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

使用教材:《体育保健学》.作者:赵斌 姚鸿恩.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02

4.课程编号:15010104

课程名称:体育概论

学 时:36

学 分:2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课程内容:体育概论是从体育理论中分化出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体育专业院校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它主要从宏观上、整体上研究体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本课程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整体认识,掌握体育的基础理论与国家体育的宏观政策、方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校体育、社会体育打好基础,增强从事体育工作的事业心和自学性。

授课对象:2011级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

预修课程:无

使用教材:《体育概论》.作者:杨文轩杨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4

5.课程编号:15010105

课程名称:体育心理学

学 时:36

学 分:2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课程内容:体育心理学是高等院校体育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体育心理学的主要理论知识,掌握体育运动心理活动具体规律,为专业课学习和未来从事体育教学训练工作提供心理学依据。主要教授内容有认识过程与体育教学、注意与体育教学、情感与意志、个性与体育活动、青少年学生和运动员的心理特点、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学习、体育教学心理、体育心理品质、体育心理训练、体育教师心理。

授课对象:2011级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

预修课程: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

使用教材:《体育心理学-第二版》.作者:季浏.殷恒婵.颜军.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07

6.课程编号:15010106

课程名称:体育社会学

学 时:72

学 分:4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课程内容:社会体育学是高等学校社会体育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社会学概述,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体育与社会结构、社会运行,体育人口,体育群体与体育社团,体育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和大众传播群媒介的关系,竞技体育,社会体育,体育改革的社会学分析,体育与宗教、民族,体育与妇女、老龄社会的关系,生活方式中的体育,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体育,以及体育社会问题等。

授课对象:2011级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

预修课程:体育概论

使用教材:《体育社会学》.作者:吕树庭、刘德佩.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09

7.课程编号:15010107

课程名称:体育科研方法

学 时:48

学 分:3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

课程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体育科学研究概述、体育科学研究的选题、研究设计的理论导向与方法取向、实验法及其应用、观察法及其应用、调查法及其应用、个案研究及其应用、SPSS数据整理与统计处理方法、体育专业论文的写作与答辩、体育科研成果的评价等。

授课对象:2011级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

预修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科研方法

使用教材:《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作者:郑旗.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09

8.课程编号:15010109

课程名称:体育统计学

学 时:36

学 分:2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课程内容:体育统计的研究对象与学习方法、基本概念、统计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样本特征数、偏态度与峰态度的计算方法、概率与概率分布、体育评分、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等。

授课对象:2011级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

预修课程:无

使用教材:《体育统计》.作者:陈及治.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06

9.课程编号:15010110

课程名称:体育管理学

学 时:36

学 分:2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课程内容:体育管理学目的在于为培养合格的体育教师、教练员以及社会体育等专门人才提供体育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使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能对体育实践中的具体管理问题进行分析。

授课对象:2011级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

预修课程:无

使用教材:《体育管理学》.作者:张瑞林、秦椿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6

10.课程编号:15030113

课程名称:篮球

学 时:36

学 分:2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课程内容:篮球是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必修的体育课程,包括理论课和时间课两部分。本课程在规定的学时内,对学生实施全面而系统的篮球基本理论篮球基本技术和战术的教学,并结合思想道德教育 体育健康知识的学习与身体素质练习,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和拼搏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观察分析能力,奠定良好的终身体育的理念

授课对象:2011级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

预修课程:无

使用教材:《篮球运动教程》.作者:孙民治.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04

11.课程编号:15030114

课程名称:排球

学 时:36

学 分:2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课程内容:排球是普通高等学校的一门体育课程,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两部分。教学内容以基本技术为主,兼顾教学比赛和规则、裁判法学习。既体现出排球大众性,又能体现排球实用性。教学中加强实践的教学环节,注重各种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排球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了解排球教学基本的教学规律,具有初步的讲解、示范、分析技术动作、纠正错误动作、学习动作和组织教学的能力。基本了解组织基层的排球竞赛裁判工作的组织。

授课对象:2011级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

预修课程:无

使用教材:《排球运动》作者:孙国民.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1

12.课程编号:15030115

课程名称:足球

学 时:36

学 分:2

开课学期:第四学期

课程内容:足球是足球运动或足球比赛的简称。当然它也指足球比赛中的用球。足球运动是一项古老的体育活动,源远流长。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种球类游戏“蹴鞠”,后来经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发展成现代足球。不少国家将足球定为“国球”。

授课对象:2011级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

预修课程:无

使用教材:《球类运动-足球》(第二版).作者:王崇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07

13.课程编号:15030116、15030117

课程名称:速度滑冰(Ⅰ、Ⅱ)

学 时:56

学 分:2

开课学期:第一、三学期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速度滑冰概述、速度滑冰技术与教学、速度滑冰训练、组织竞赛与裁判、速度滑冰场地、器材、服装。

授课对象:2011级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

预修课程:无

使用教材:《冰雪运动》.作者: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 史勇.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01

14.课程编号:15030118、15030119

课程名称:体操(Ⅰ、Ⅱ)

学 时:128

学 分:7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课程内容:理论部分:体操绪论、体操术语、基本体操体操的保护与帮助、体操教学体操动作技术分析、体操比赛的组织与裁判。实践部分:通过借助单杠 双杠 垫上自由体操 支撑跳跃来完成各种类型和不同难度的具有一定艺术性的单个或成套动作,借以实现体育任务的一种手段。

授课对象:2011级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

预修课程:无

使用教材:《体操》.作者:童昭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8

15.课程编号:15030120

课程名称:健美运动

学 时:36

学 分:2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课程内容:健美运动是集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和美学为一身的体育项目。它是通过徒手或利用各种器械(哑铃、杠铃、联合器械等),以专门的动作方式进行的力量性练习,以促进肌肉发达、力量提高,塑造形体,矫正畸形。促进运动器官的机能。从而使体形更加匀称、美丽,进而丰富社会体育文化生活的体育运动。

授课对象:2011级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

预修课程:无

使用教材:《健身健美运动》.作者:张先松.华中科技出版社. 2009.04

16.课程编号:15030121

课程名称:健美操

学 时:36

学 分:2

开课学期:第四学期

课程内容:健美操以有氧运动为基础,以健康、活力为特征,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众多的体育项目中脱颖而出。教学内容有《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和系列校园青春健身操等,其知识由浅入深,注重基础练习,为学生继续修读其它有氧健身内容打实基础。健美操教学以创编为重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组织能力与协调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需求。

授课对象:2011级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

预修课程:无

使用教材:《健美操教程》.崔云霞.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03

17.课程编号:15030112

课程名称:竞速轮滑

学 时:54

学 分:3

开课学期:第四学期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学习直道滑跑技术、学习弯道滑跑技术、学习起跑、冲刺技术、学习掌握竞速轮滑短距离滑跑技术和特点;学习掌握中距离滑跑技术的技术,特点;学习掌握起跑与冲刺跑的技术。

授课对象:2011级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

预修课程:无

使用教材:《轮滑技巧图解》.作者:韦见凡.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01

18.课程编号:15030103

课程名称:田径理论

学 时:20

学 分:1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课程内容:主要内容包括:田径理论概述、技术分析、运动训练、裁判法教学、田径运动场地、田径运动竞赛组织。

授课对象:2011级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

预修课程:无

使用教材:《田径运动教程》.作者:李鸿江.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07

19.课程编号:15030104

课程名称:投掷项目

学 时:36

学 分:1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课程内容: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投掷类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达到一定的运动竞技水平,具备田径类课程教学训练的基本能力。具备田径运动比赛的裁判工作能力,具备指导课外田径竞技,健身锻炼组织管理能力。

授课对象:2011级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

预修课程:无

使用教材:《田径运动教程》.作者:李鸿江.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07

20.课程编号:150105

课程名称:跳跃项目

学 时:36

学 分:1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课程内容:跳跃是人体在短时间、高强度神经活动和肌肉用力克服障碍的运动,能使人的感觉技能得到提高和加强。它是提高身体控制和集中用力能力,发展协调性、灵敏性的有效手段。其中包括跳高,跳远,三级跳远等项目的学习。

授课对象:2011级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

预修课程:无

使用教材:《田径运动教程》.作者:李鸿江.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07

21.课程编号:15030106

课程名称:径赛项目

学 时:36

学 分:1

开课学期:第四学期

课程内容:主要内容包括简单介绍田径运动的起源和发展、了解田径运动的分类(田赛、径赛)以及明确今后课程的主要方向、学习径赛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传授基本的技术动作。径赛教学(短跑、中长跑、跨栏跑、接力跑),介绍障碍跑和竞走、发展全面的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授课对象:2011级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

预修课程:无

使用教材:《田径运动教程》.作者:李鸿江.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07

22.课程编号:15030108

课程名称:社会体育指导

学 时:36

学 分:2

开课学期:第四学期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使学生了解社会体育及其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社会体育活动的指导和管理能力,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社会体育的一般理论知识,能全面、准确地把握社会体育本质,提高学生对社会体育工作的认识水平,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业务知识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授课对象:2011级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社会体育方向)

预修课程:无

使用教材:

23.课程编号:15030107

课程名称:拓展训练

学 时:48

学 分:2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课程内容:通过课程提高大学生的在“五维体育观”要求下的健康理念,尤其注重心理与社会适应能力的锻炼,加强人的完整性教育。培养学生主体意识,通过“先行后知”的训练,培养学生积极地自我挑战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理论、专项理论、改善心智、自我超越、熔炼团队五部分。

授课对象:2011级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社会体育方向)

预修课程:无

使用教材:《拓展训练》.作者:钱永键.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07

24.课程编号:15030108

课程名称:游泳

学 时:48

学 分:2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

课程内容:游泳是人类凭借自身动作使身体在水中游动的一项有意识的技能活动,它是人类在长期的适应和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游泳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它将水浴、空气浴、日光浴三者很好的结合起来,对增强体质、陶冶情操、丰富生活、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具有很好的作用。从古至今,游泳一直备受人们的青睐,它在人们的生活中,在生产和军事上都有广泛的应用。游泳还是竞技体育项目。

授课对象:2011级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社会体育方向)

预修课程:无

使用教材:《游泳》.作者:张威.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07

25.课程编号:15030110

课程名称:太极健身

学 时:36

学 分:2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

课程内容:了解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熟练掌握太极拳的基本特点、基本技法、呼吸方法以及动作规格,具有较强的太极拳基本理论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太极拳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通过实践学习,使学生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培养学生利用太极拳进行锻炼身体的能力,并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授课对象:2011级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社会体育方向)

预修课程:无

使用教材:《健身太极扇》.作者:吴阿敏.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08

《武术》.作者:纪秋云.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01

26.课程编号:15030111

课程名称:规定拳械

学 时:56

学 分:3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课程内容:了解武术的起源与发展,熟练掌握武术的基本特点、基本技法、呼吸方法以及动作规格,具有较强的武术基本理论与技能。使学生成为热爱祖国、热爱体育事业,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武术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授课对象:2011级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社会体育方向)

预修课程:无

使用教材:《武术》.作者:纪秋云.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01

27.课程编号:15030122

课程名称:越野滑雪

学 时:66

学 分:4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课程内容:《越野滑雪》是滑雪项目中起源最早、滑行距离最长、滑雪器材最轻、所受制约条件最少、安全程度最大的滑雪运动。越野滑雪是在起伏地形中(上坡、下坡、平地各约占三分之一)进行的。越野滑雪的技术分为传统技术、自由技术两大类,有平地技术、上坡技术、下坡(滑降、制动)技术、转弯技术等。平地技术、上坡技术所占比重很大,下坡技术为次。这与高山滑雪差异较大。

授课对象:2011级社会体育专业(冰雪运动方向)本科生

预修课程:无

使用教材:《冰雪运动》.作者: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 史勇.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01

28.课程编号:15030123、15030124

课程名称:高山滑雪(Ⅰ、Ⅱ)

学 时:120

学 分:6

开课学期:第三、五学期

课程内容:《高山滑雪》是以滑雪板和滑雪杖为工具,在山坡上进行快速回转和滑降的一种雪上运动项目。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两个部分:

理论部分:高山滑雪运动的概述、高山滑雪的基础、基本技术、高山滑雪教学。

技术部分:高山滑雪基础技术、高山滑雪基本技术、高山滑雪综合应用技术

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滑雪运动理论知识和运动技术、胜任学校滑雪运动的教学,业余训练、竞赛组织与裁判,社区健身指导等工作。

授课对象:2011级社会体育专业(冰雪运动方向)本科生

预修课程:无

使用教材:《冰雪运动》.作者: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 史勇.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01

29.课程编号:15030125

课程名称:冰球

学 时:28

学 分:1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课程内容:冰球又称冰上曲棍球,是运动员穿着特制的冰刀、护具和服装,手持球杆在冰场上击球的一种冰上球类运动。冰球以击入对方球门内的球数多者为胜。世界上最高速的球类运动。

授课对象:2011级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冰雪运动方向)

预修课程:无

使用教材:《冰雪运动》.作者: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 史勇.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01

30.课程编号:15030126

课程名称:花样滑冰

学 时:28

学 分:1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课程内容:花样滑冰是技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一个冰上运动项目。在音乐伴奏下,在冰面上滑出各种图案、表演各种技巧和舞蹈动作,裁判员根据动作评分,决定名次。国际滑冰联盟规定的比赛项目有单人花样滑冰、双人花样滑冰和冰上舞蹈3个项目

授课对象:2011级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冰雪运动方向)

预修课程:无

使用教材:《冰雪运动》.作者: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 史勇.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01

31.课程编号:15030127

课程名称:武术

学 时:54

学 分:3

开课学期:第四学期

课程内容:武术课是大学体育课程的子课程之一。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捕斗的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把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按照一定规律组成徒手的和器械的各种攻防格斗功夫﹑套路和单势练习。主要教学内容有基本功练习、初级长拳、初级刀术、二十四式太极拳。

授课对象:2011级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冰雪运动方向)

预修课程:无

使用教材:《武术》.作者:纪秋云.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01

十二、附表

附件1.教育教学周数分配表(表一)课程学时与学分及分配比例表(表二)

本科课程教学进程表(表三)—(表六)校级考试课程明细表(表七)

社会体育专业教学计划说明表(表八)附件11级社会体育

附件2.选课指南(分专业列表)附件11级社会体育专业选课指南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体育学院